欢迎光临上海鎏明科技有限公司官网!

全国服务邮箱:

hulei@monsdelux.com
新闻动态
新闻动态
联系我们

上海:

上海市长宁区仙霞路319号远东国际广场A栋2008

盐城基地:

盐城经济技术开发区珠江路26号1幢

三门峡基地:

三门峡市市辖区开发区双创园B310

邮箱:

hulei@monsdelux.com

新闻动态

碳酸锂价格“下杀” 动力电池回收影响几何?

* 来源: * 作者: admin * 发表时间: 2023-03-17 13:08:13 * 浏览: 17

碳酸锂价格变动牵动锂电产业神经上游价格传导终端电池回收业务正迎来变局。

 

截至2月24日,电池级碳酸锂价格均价跌至40.75万元/吨,工业级碳酸锂价格均价跌至37.7万元/吨,这使得部分电池回收厂商对废旧电池的采购意愿下降。去年,碳酸锂价格一度暴涨到近60万元/吨行情,回收企业四处抢收退役电池,导致动力电池回收价格一天一变。

 

高工锂电了解到,由于近期碳酸锂价格大幅“下杀”,此前以高价回收囤积磷酸铁锂退役电池的一些小作坊企业正在面临巨大的压力。

 

鎏明科技杨磊表示,过去碳酸锂价格上涨过快,市场回收废旧电池带有预期,可能在碳酸锂以30万元/吨的价格挂钩的时候,实际以40万元/吨的价格成交。40万元/吨的价格又以50万元/吨成交。随着碳酸锂价格进行下行通道,磷酸铁锂的折扣系数已出现腰斩,因为在市场预期下,40万元/吨的碳酸锂价格,可能是按30万元/吨的挂钩价格成交。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开年以来,以头部电池企业、第三方回收企业为代表“正规军”,正在不断扩大对电池回收业务的布局,包括:

 

2023年2月8日,天奇股份公告,与蜂巢能源成立合资公司,新建废旧磷酸铁锂电池回收利用湿法冶金项目;

 

2023年1月30日,宁德时代公告拟238亿元建设具备50万吨废旧电池材料回收及相应的正负极材料生产基地;

 

2023年1月3日,格林美在互动平台回复称,计划在欧洲布局动力电池回收工厂,构建面向全球的动力电池回收产业体系;

 

2022年5月,华友循环与宝马集团合作打造动力电池材料闭环回收与梯次利用项目。

 

高工锂电分析认为,如今在碳酸锂价格进行下行通道,电池回收领域地小作坊正面临盈利空间收缩、处置高价库存等问题,随着正规军布局持续加码,行业竞争加剧,小作坊出清速度或进一步加快。

 

同时,随着小作坊出清,废旧电池回收量加速流向正规军,电池厂商有望在产业链末端补足最后一块拼图。构建全产业链闭环,提升材料自供能力后,电池厂商将不断提升产业话语权,进而提升整体市场竞争力。



电池回收行业洗牌加速


从市场现状来看,国内电池回收市场呈现“小、散、乱”的局面。尤其是2022年下半年碳酸锂价格暴涨,数万家中小企业扎堆涌入电池回收赛道,在环保措施不当、拆解不规范、运输与保管不安全等问题下,引发环境污染、电池爆炸起火等种种行业乱象。

 

2018年7月,工信部发布《新能源汽车废旧动力蓄电池综合利用行业规范条件》,由此划分电池回收企业的正规军与小作坊。其中正规军主要以宁德时代旗下邦普循环、华友钴业旗下华友钴新材料、格林美旗下格林美新材料为代表的头部厂商,具备设备、标准一体化,小作坊则是那些环保资质不全,电池回收过程粗放的中小微企业以及依靠散收散卖的“倒爷”群体。

 

与正规军相比,凭借设备简单、投资低,且不考虑环保成本,小作坊以高报价掌握更多的回收渠道。多方势力争夺,导致动力电池回收面临“僧多粥少”的局面。

 

但随着碳酸锂价格行情转换,通过价格传导,电池回收业务出现新的转变,过去不断攀升的废旧电池回收价格,借由价差倒卖构建的模式出现挑战。

 

以目前占据电池回收重要市场份额的小作坊为例,其主要通过倒卖废旧电池,或者与破碎厂合作,进行打粉,从而提炼原材料变卖。随着原材料价格下跌,小作坊面临利润空间收窄。

 

杨磊提到,电池回收在终端往往以一个按镍钴的折扣系数对废旧电池进行回收,过去在碳酸锂价格行情飙涨之际,折扣系数出现倒挂,一度上升超200%。而随着碳酸锂等原材料价格进一步下跌,特别是小作坊若前期囤货过多,或直接导致其亏损。

 

行情转换之下,碳酸锂“杀价”正加速行业洗牌。对于小作坊而言,其投入成本低、设备简单、进退灵活,短期趋利性明显,行业利润下降下将加快退出。


回收产业闭环构建核心竞争力

 

小作坊加速淘汰,将使更多电池回收量流向正规军,进而有利于重塑、规范行业的发展。

 

业内人士对高工锂电表示,由于镍钴价格下跌,三元锂废旧电池的采购系数也出现倒挂,但影响有限。对当下国内电池回收行业正规军来说,碳酸锂价格下跌,短期内影响不大。

 

不过需要警惕的是,如果碳酸锂价格进一步下跌,对废旧电池疯狂扫货容易形成不良资产。随着更多产业、资本进入电池回收领域,竞争势态将加剧,非常考验电池回收企业的处理能力和产业链能力。

 

其中,能规模化、高效率处理废旧电池,同时尽可能延长自身产业链,如上游的正极材料、前驱体等,将提高电池回收产品的附加值,攫取更多环节利润。这也意味着,由电池回收延申到上游的电池材料生产,电池制造、组装领域,产业一体化趋势将成大方向。

 

电池回收是锂电产业的最后一个环节,但锂电巨头争相布局的意义却不仅于此。

 

经受2022年锂矿成本暴涨的教训,电池成本一度占到车企成本的60%,部分电池厂商也在盈利边缘挣扎。在材料资源绑架全产业链下,打造核心材料自控能力已成电池厂商的战略性目标。宁德时代董事长曾毓群曾提到,未来退役电池中的材料将满足很大一部分的市场需求。

 

下游电池回收凸显的经济和战略价值已吸引产业巨头的布局:

 

目前,格林美提出构建新能源全生命周期价值链,与全球600+家头部车企、电池企业等达成合作,依托国内11个省市建成的16个循环产业园区,实施“2+N+2”产业布局,重兵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和中部新能源产业聚集地。

 

华友钴业旗下华友循环建立了回收公共平台建设、战略合作、股权合作、代工模式的四大合作模式,并在探索适合梯次利用的商业模式开发。

 

长远来看,电池厂商将业务触角延申到末端,将推进产业一体化进程,保持核心材料自主可控,并提升产业链话语权。